法国人的文化炼金术

当今之世几乎已没有人怀疑法国是个艺术国度、文化之邦。连一向趾高气扬的美国人,一旦碰到法国人,跟他们谈起文化,都会自觉矮了半截。真是因为海内外皆有此共识,遂让法国人更加坚信自己在文化领域上始终领导全世界,无论是美术、文学,还是电影、时尚、餐饮,甚至法语。事实上,他们老早就认定法文乃是当今之世“最清楚、清晰、明确”的语言!但这些看法也不是最近才有的,从三百年前启蒙时期起,那几位伟大的启蒙大师便已一再灌输历代的法国人这个观念,即法国人才是世界上真正开化的人。不过,也提醒法国人,他们的责任就是要去启迪那些尚未开化的民族。他们嫌英国人没有文化,前部其德国人的文明程度,更厌恶美国人的那种生活方式,其他的民族就更甭提了。


法国人心中的“文化”显然不同于其他民族。通常“文化”是指一种社会性的行动理念及文明理念,是一种文明的过程,当然也是一项差异的成果,否则就不会有所谓的“法国的”文化。相较之下,英美社会里的文化定义就偏向政治与社会领域,尤其是经济生活及行动方式,因此最早的“文化工业”批判,正是冲着美式的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而发的。至于德国人的文化定义,指的这是个人的教养、思辨及观念,他们尤其将之与“社会”划清界限,以至于常常被法国人讥讽为“那个出了几个伟大哲学家和音乐家的野蛮国家”。


法国人一向以胸有点墨为荣(请注意它与“以胸无点墨为耻”在境界上有所不同,后者通常是落后者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无奈心态)。每个法国人生下来就会被教养得求知若渴,他们积极规划以便吸收各种新知,并以此为人生最大目标。他们会设法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不同凡响,并且充满艺术气息,工作、学习、散步或泡咖啡馆。全世界也只有法国人,会乐意牺牲周五的夜晚守在电视机前,观看某个热门的读书书评节目。而且也只有在法国,人们才会惊讶地发现,连请到家中的水电工都可以热烈地跟你谈论伏尔泰的观点!因为在这个国度里几乎人人都是哲学家。换个说法,当今在法国一共住了6100万名哲学家!这句话未免夸张了些,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,因为在法国居住碰到“哲学家”的几率是相当高的!


说法国人“排外”,似乎言过其实了些,或者根本未认清法国文化。法国境内外国裔人口至少六七百万。再者,以“高卢人”自居的法国人,其祖先三代中真正具有高卢血统者尚不及四分之一。法国算是一个相当能包容外国人的社会,尤其在文艺界及思想界。他们有来自英国的劳伦斯,有来自爱尔兰乔伊斯及贝克特,有来自德国的海涅,有来自美国的史坦恩及海明威,有来自西班牙的毕加索和达利,有来自意大利的卡尔维诺、尤蒙顿和皮雅芙……甚至还有来自遥远东方的赵无极、程抱一、高行健等人。法国人说真正排斥的,是那些胸无点墨,没有半点文化,又不会说外语的外国人!


出了善于吸纳来自各国的文化人才外,法国文化的一大特色,便是乐于接受外来文化,且兼容并蓄。以法国文学为例,意大利的但丁影响到16世纪拉伯雷的创作,西班牙的流浪汉文学影响到启蒙时期的哲理小说,莫里哀的戏剧里有浓郁的西班牙情调,莎士比亚、司各特、爱伦坡、甚至个的都成了法国的“域外作家”,浪漫主义来自德国,现代主义受到奥地利卡夫卡及弗洛伊德的启发……以近代法国最亮眼的绘画为例,印象派的灵感来自日本的浮世绘风格;再者,20世纪前期所有的前卫画派几乎都有外籍艺术家的身影。反之,也几乎没有哪一位国际级的画家没受到巴黎画风的启迪或浸礼。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时尚界。


餐饮和电影算是法兰西成份较高的项目。但早年法国的餐饮受惠于意大利,近期日本料理则直接影响到法国的“新餐饮”。至于“新潮”电影也嗅得出意大利及俄国新艺术电影的味道。法国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。笛卡尔从英国的唯物论里归纳出实践哲学,并成了现代哲学之父,影响到一整代的德国古典派哲学家。之后,德国唯心派哲学家又影响到下一代的法国哲学家:胡塞尔之于萨特的存在主义,尼采之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及利奥塔的后现代。然后,三位主张“差异”的法国哲学家福柯、德勒兹、德里达,又跃升为当代大师,继续统领着21世纪的人文思潮。


法国文化的另一项特色为乐于创新及高度尊重创意。在只会偶尔放晴的巴黎塞纳——马恩省河畔开辟沙滩,看来只能算是雕虫小技。百余年前,法国举办万国博览会,为了让国旗能插在最高处,便盖了一座艾菲尔铁塔。如今它已成了法国及巴黎的地标及注册商标。同样,未解决葡萄酒生产过剩问题,干脆添加催化剂将之酿成“新酒”,于是“薄酒莱”风靡全球,尤其将“哈法”不遗余力的德国人及日本人灌得服服帖帖的。为了阻挡英文及美式大众文化的长驱直入,便结合了全世界56个法语国家组成“法语区国际组织”,每年3月20日发起“法语日”活动。去年就有120个国家跟进(台湾也包括在内),端出超过1000项的推广活动。这类把创意做活做大的活动,还包括每年秋季的读书节及春季的诗人节。让我们钦羡的是,只要你是法国人,又胸有点墨,便能领着公币飞到世界各地作秀,并被奉为上宾。


法国人的创意当然不止于此。想到自行车竞赛,必定是6月底法国那场环法自行车大赛;想到服装作秀,也必然以每年春秋两季巴黎的服装秀马首是瞻;想到电影,任谁也不会略过每年5月的嘎纳电影节。此外,法国还有许多全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及美术馆,且全国的数量早已超过4000大关!另外,就是源源不断如朝圣信徒般涌入的观光客,去年一整年已超过7000万人次,远远超过这个国家的总人口数。这些观光客几乎都十分慷慨地奉献他们的外汇,他们更是法国文化的最大消费群及见证者,而且经常就是法国文化的最佳代言人!


法国人在文化上的天分,在于能巧妙地将丰沛的传统文化资源加入天真烂漫的创意。1976年石油危机之际,新上任的总理巴赫主打了一句名言:“我们法国没有石油,却有许多点子!”尽管在厕所大字报上被篡改为“我们法国没有石油,却有许多阿拉伯人”不过,这的确是法国精神的真实写照。但难免也有“凸锤”的时候,当时法国上下想石油想疯了,连季斯卡总统都轻信一群说客的游说,说他们已经研发出一种可侦测出地底石油的飞机,并且发现大巴黎地层下正蕴藏着丰富的油矿……这就是让这位总统不断被调侃的“有嗅觉的飞机事件”。


法国人提升自己成为文化之邦,除拥有丰沛文化资源及创意外,国内凝聚极高的“文化共识”是关键因素,尤其法国政府时刻以让人民享有高水平的文化为己任的施政态度,即不分左右政治立场,戮力在“拼文化”,因而能在不同时期推出许多灵巧的行政配套与建制,并能充分掌握“文化”的时代议题。譬如最早设立文化部、最早提议文化应与经济结合,以及坚持“文化例外”(即文化不应视为单纯的商品,不应受世贸组织公平竞争原则的限制)。


法国的文化炼金术就是善于型塑其形象,当中泰半是多亏国际“哈法族”的追认及加持。譬如将启蒙思想与血腥的大革命结合,让法国成了检查普世原则的拯救者;通过“博爱”的诉求,让法国成了人道主义的代言人;带头对抗英美的新霸权主义,让法国成为另类的“世界共主”、“多元文化”的旗手……总之,法国活像个“文化”的大熔炉,也是创意之邦,它永远向全世界胸有点墨的人士招手!


原刊于《中国时报》人间副刊


※好文章要分享

点击右上角的按钮

1、关注法兰西之友:选择“查看公众帐号”或“查看官方账号”,选择“关注”即可;

2、分享“发送给朋友”;

3、“分享到朋友圈”或者“分享到腾讯微博”;

4、“收藏”本条资讯内容;

5、将本条资讯内容以邮件形式发送给朋友,也可发送给你自己保存。  

直接通过微信“添加好友”,选择“查找公众号”,查找“法兰西之友”,找到“法兰西之友”点击关注。或者点击搜号码,输入francefrends,搜索到“法兰西之友”点击关注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