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望和快感——唯美主义的视觉盛宴

封面图片:劳伦斯•阿尔玛-塔德玛爵士Sir Lawrence Alma-Tadena :《埃拉伽巴路斯皇帝的玫瑰》,1888 油画

2013年9月13日起到2014年1月20日,巴黎Musée Jacquemart-André博物馆举办“维多利亚时代的欲望和快感”画展。主要展出了英国19世纪晚期一些画家的绘画作品。其中有劳伦斯•阿尔玛-塔德玛爵士Sir Lawrence Alma-Tadema (1836-1912)、弗雷德里克•雷頓爵士 Sir Frederic Leighton (1830-1896), 爱德华伯纳-琼斯Edward Burne-Jones (1833-1898) 和艾柏特摩尔Albert Moore (1841-1893)。

封面图片《埃拉伽巴路斯的玫瑰》这幅画描绘了埃拉伽巴路斯,一个政治腐败、残忍且极其奢侈的罗马皇帝,他出了个娱乐大众的主意:皇帝和他的王室坐在背景的宴会桌旁,往出席他晚餐的客人身上洒玫瑰花瓣,但是花瓣洒得如此之多,甚至把一些食客埋在底下喘不过气来。画家把人体和玫瑰花瓣溶为一体,把他的绘画技巧发挥到了极致。站在这幅画前驻足几分钟,足够让您置身于罗马帝国的奢侈的纸醉金迷之间。靠近观察那大理石柱子的纹路,您可以发现几乎可以仿真。塔德玛爵士的每一幅作品都有大量的罗马帝国的建筑装饰场景,他为此还特意研究了罗马帝国建筑装饰的每一个细节。甚至连好莱坞拍的古装电影都要从他的画作中提取灵感。

《海边捡鹅卵石的少女》:弗雷德里克•雷頓爵士,1871年。驻足在这幅画前,不用去想画家想表达什么意义,画家就是要表达一种纯粹的美,看那两位中世纪的少女赤足、俯身、撩裙的动作,无不透露出高贵典雅。

画中的四位女性都被抹上了反映心理特点的光泽,赋予人物形象某种神圣感,这正好让人看到了画家对于抽象地运用形式与色彩的兴趣。莱顿正是利用形式与色彩这两种手段创造绘画的和谐构图,并用色彩突出人物的个性。这幅画的另一个表现手段,就是地中海的风景。

这幅画呈现给观众的是以希腊神话人物造型为基础的戏剧性场面,作者采用一种舞台布景的手段,突出了人物的形象,意在让观众产生最深刻的印象。拉斐尔前派艺术史专家和评论家弗雷德里克•乔治•史蒂芬(1827―1907)在1871年的画展上指出:“雷頓先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的选题感到如此得意,因为就这个题目本身而言,它不具备任何象征性的意义。但是,经他的手这么一画,就变成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人物画,画面美,画中婀娜女性的色彩美,她们的衣服在风中像是一直在飘动。”

《春之歌》:John W Waterhause,1913年,油画。

裸体的女人和孩子、花草形成了一幅和谐的图案,非常自然,毫无淫邪的罪恶感。

《水晶球》:John W Waterhause,1902年,油画。

相对于刚才那幅《春之歌》,这幅《水晶球》就显得比较沉重,一位少女穿着暗红的天鹅绒长袍,深思不语,桌上阴森的头骨和解刨学的教科书。背后的花园里才透露出些许生机。《水晶球》再现了沃特豪斯偏爱有加的一个题材:招魂术和死亡。这与当时刚刚发现的潜意识和传心术的理论相吻合。

《水晶球》像是邀请观众与青年女子做一次心灵沟通,因为在同一年发表的另一幅同样充满神秘内容作品里,这个青年女子的形象再现观众面前,只是画的题目变成《弥撒集》。

《爱情的皇冠》:John Everett Millais,1875年

这幅画叙述的故事:年轻的小伙向国王的公主求婚,国王应许只要小伙抱着他的女儿登上山顶就答应。我们可以从画作上看出这位年轻的小伙的坚决意志,可这位公主不是很愿意的样子,紧张得向上帝祈祷。

《克琳娜,达格尔的宁芙女神》:1880年,弗雷德里克•雷顿爵士

身裹轻纱的裸体女性,以拟人化的方式追忆古典传统,给观众以主观想像的空间,构成了雷顿晚年作品的突出特点。1880年展出的《克琳娜,达格尔河的宁芙女神》就属于这类作品。

宁芙(Nymph)是希腊神话中次要的女神,有时也被翻译成精灵和仙女,也会被视为妖精的一员,出没于山林、原野、泉水、大海等地。是自然幻化的精灵,一般是美丽的少女的形象,喜欢歌舞。它们不会衰老或生病,但会死去。它们和天神结合也能生出神的不朽的后代。很多宁芙是自由的,有些宁芙会侍奉天神,如阿尔忒弥斯、狄俄尼索斯、阿波罗、赫尔墨斯、潘神。萨堤尔经常追逐宁芙,与它们一起享乐。宁芙也曾诱惑海拉斯。这些都被西方画家描绘下来,成为不朽的作品。在雷顿爵士的画作中,宁芙女神以一个身披薄纱的女子形象出现,背对着瀑布站在一个沙堆上沐浴,光泽通过蝉翼般的轻纱,那圆润的肌肤,平静的神情,让人不得不赞叹这幅天使之作。

在罗马和巴黎期间,雷顿结识了许多画家,威廉•阿道夫•布格罗(1825―1905)和亚历山大•卡巴内尔(1824―1889)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从他们身上,雷顿汲取了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美学观念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些观念把雷顿变成了某种和维多利亚艺术潮流相对立的角色。但是,也正是因为他在英国传播上述观念的代言人地位,使得他先前在英国画家中的被动地位又被扭转了过来。

在他创作生涯的晚期,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成了他经常使用的题材,并用象征性手法挖掘它们在表现人类的无助、孤独和生与死等情感状态时的神奇力量。

放大了看脸部的神情,多么安详。

《安德洛墨达》:Sir Edward J. Poynter爵士

安德洛墨达(古希腊语:Ἀνδρομέδα),希腊神话人物,衣索比亚公主。她的母亲卡西俄珀亚曾骄傲地说安德洛墨达比所有的海中神女都美,因而触怒海中神女,为此她被拴在海岸边一块岩石上准备献给海怪刻托。碰巧珀耳修斯经过此地,将她救出,之后两人成为夫妻。仙女座的传说由此而来。

《四重奏: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》:阿尔伯特•约瑟夫•摩尔,1868

《四重奏: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》展示了19世纪六、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,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。这幅作品在寻求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,把沃尔特•佩特称之为“音乐的特性”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。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,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。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,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“较真儿”,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。

唯美主义运动(Aesthetic movement)是英国19世纪后期兴起的一股艺术和文学潮流。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,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,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•王尔德被捕为标志。这个时期英国由于工业革命而一跃成为世界首富,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动,与此相伴的是新的宗教与哲学潮流的激荡。唯美主义运动就诞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。

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: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,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。因此,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•罗斯金和马修•阿诺德提出的“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”的功利主义观点。相反,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,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。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“美”,认为“美”才是艺术的本质,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。

而唯美主义绘画的主要题材就是远古和中世纪时代丰满裸体的女子,画风追求奢华、诗性,美女形象如天使一般,让人陶醉。

Musée Jacquemart – André博物馆

地址:158 boulevard Haussmann. 75008 Paris.

开放时间:10 :00~18 :00,周一和周六开放至20 :30

门票 : 11 欧元.

※好文章要分享

点击右上角的按钮

1、关注法兰西之友:选择“查看公众帐号”或“查看官方账号”,选择“关注”即可;

2、分享“发送给朋友”;

3、“分享到朋友圈”或者“分享到腾讯微博”;

4、“收藏”本条资讯内容;

5、将本条资讯内容以邮件形式发送给朋友,也可发送给你自己保存。

直接通过微信“添加好友”,选择“查找公众号”,查找“法兰西之友”,找到“法兰西之友”点击关注。或者点击搜号码,输入francefrends,搜索到“法兰西之友”点击关注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